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明乌纱

第199章

大明乌纱 西风紧 5000 2024-12-15 15:35

  代善不住点头道:“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,汉人亿兆,须得和他们合作才是长久之道。”

  “大汗英明,反思元朝的灭亡,咱们大金国要以史为鉴啊!”范忠孝中心耿耿地说道。

  第六折 肯羡春华在汉宫 段三六 冬雷

  寒风凛冽,雪花纷飞,新的年号在新的一年伊始开始使用了:中兴。天启结束,中兴元年随着这一场瑞雪到来。中兴,它的年号代表一个政权的理想。

  德胜门外,西大营的训练并没有因过年而中断,鸟铳的响声和城内喜庆的鞭炮声连成一片,交相呼应;又有红夷、龙虎、灭虏、弗朗机等轻重炮的轰鸣,响彻大地,就如隆隆的雷声……冬雷阵阵。

  张问久久地站立在城头,眺望着远处校场上的硝烟和军阵。他的表情凝重,就算已经为那一刻的到来竭尽全力地准备,他心里仍然忐忑不安。

  这几个月西大营将士天天出操训练、军纪整肃、调度灵敏,俨然是一个六万多人的精锐部队;军中另有文职官吏上千人,维持着内部管理和军令军法的严格执行。张问已经派出兵部直属的专员到天津制造局督造兵器盔甲,对于玩忽职守、将冷热兵器造得不合格的官吏,一应斩首示众。

  西大营分为三个营:铁军营、火器营、骠骑营。铁军营是重步军营,由原京营游击将军周遇吉统帅,铁军营内的军士,全身装备鱼鳞铁甲、戴铁面具、脸上还画着彩纹,看起来犹如一个个可怖的铁人一般,有的执战马大刀、有的拿铁盾重剑、有的拿弓箭、有的拿长长的眉尖刀,在演练中证实这种步兵在正面对决中根本就不怕任何骑兵部队。

  火器营其实是由车营和鸟铳手组成,由章照统帅,装备有此时东方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热兵器,其中大炮是明军的特长,重炮可打七八里远,这种红夷炮虽是仿制西洋的加农炮,但经过改进性能优越;轻炮使用子母炮管,发射频率更快。

  骠骑营是骑兵营,以轻骑兵为主。轻骑兵是马不戴盔甲,人戴盔甲,突出机动和突然打击能力,像蒙古骑兵、女真骑兵,也多是轻骑兵。西大营不装备重骑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铁军营的突击能力已经很高,但缺少机动,骠骑营正好弥补机动的缺陷。

  对于西大营来说,除了建制上的完善,大量的文职官员也是它的特点之一,从传令到军法执行,都有一整套体系。兵符是飞鱼状,因为大家认为鱼这种生物是昼夜不闭眼的,机警非常好,兵符在官厅和武将手里各执一半,有勇、武、虎、贲的等字样,根据每场战役临时决定使用哪一种兵符,比较有效地保障指挥系统的严密性,同时与之配套的还有口令、命令文件密文等等。

  密文是由翰林院为兵部研制的,分为两种密文:第一种是字形不同,类似于篆文,但又有很大的变化,普通人根本就不认识,只有西官厅从事专职的问吏才认识,保密性很高;同时还有一种密文,虽然使用汉字,但是军用词汇用其他词语代替,需要翻书对照。当然传统的漆封、印信也在使用。由于军中有大量的文职人员,这一套体系也就能够有效地施行。

  除了指挥体系,还有完善的监督、军法体系。西大营一改以往主帅执行军法的常例,在西官厅组建了专门的执法司,在各大营都有分司,对于将士的赏罚,不再有将领的私人因素参杂其中,而由文官根据法令和取证来执行。

  这支部队结构复杂,恐怕没有哪一国的蛮夷能够搞懂,整个构思,都是出自张问。

  张问做这些事,完全是为了新政做准备。为了新政能够成功,他几乎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,除了布置这支中央精锐,他最近在吏治上也有大的动作。

  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官员支持,颁布了对文官非常优渥的政策,这些政策有的已经和儒家的道德规范背道而驰,但是他实在顾不得那么多了。其中就包括从律法上保障一些腐败收入,送礼、陋规、火耗等原来见不到光的东西现在完全合法了……他还做出处处为官员作想的姿态,对于一些清水衙门,给予国库“补贴”。

  也就形成了这样的状况:油水衙门可以在允许范围内正大光明捞钱发财,清水衙门朝廷补贴致富。

  这个政策还没颁布的时候,就受到了户部乃至六部大部分大臣的反对,因为中央财政本来就十分困难,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,那以后能够收进国库的钱粮就更少了。

  但是张问一意孤行,不管大臣们的反对,坚决颁布了这项政策。他的解释是,新政推出后只要可以有效实行,完全就不存在财政问题,让大伙利益均沾可以减少阻力。

  在一次廷议的时候,张问又透露了另一项优惠地方官员的政策,就是将税赋分成两份,一份收入国库,一份由地方开支。(当然,地方开支那一部分就等于是承认地方官分红贪污。)

  军政两方面,张问都做好了比较周全的准备,预计中兴元年春季,他就要推出新政。

  此时此刻,张问独自站立在德胜门的城头,看着远处校场上的硝烟、回头就是京师的繁华,视线开阔,他却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。

  寒风猎猎,他站在风中,有种难以自持的感受,仿佛很容易就会被吹走一般。当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,张问又有些怯意……真的是怯意,那是一种面对太宏大的东西的无助和惶恐。新政,是对的吗?连他自己也不清楚。

  也许像天启朝那样,保持现状节约开销,还能勉强支撑下去,但是一旦采取激烈的政策,后果无法预料。新政的危险很大,因为现在朝廷的政权有些名不正言不顺,本身就有漏洞。张问知道,一些藩王尤其是洛阳的福王正在等待机会出手;而关外的东夷也虎视眈眈。敌人都在等待时机。

  但是,张问知道自己无法收手了。他为此准备了这么久,而且万事俱备、新政的条件都已经俱备……比如内廷的完全支持、外廷的大权独揽,这是推行改革的必要前提,正如当初张居正改革也是俱备了这样的条件。这样的条件,是可遇不可求的,当张问有了这样的条件,实在无法放弃。

  “大人。”一个人的呼唤将张问从深思中打断。

  张问回过头,看见是叶青成,骠骑营的统帅。只见叶青成撑开手里的油纸伞,打到张问的头顶上,说道:“天在下雪,大人已经在这里站了几个时辰了,大人定要将息身体。”

  张问这才注意到,自己浑身都堆满了雪花,低头一看,像一个雪人一般。他这才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冷,骨头几乎都冻僵了,行动困难。“啊茄……”他顿时打了一个喷嚏。

  叶青成上前为张问抖身上的积雪,张问忙道:“不打紧,我身体很好……过两天我想去通州一趟,你准备一下,和我一起去。”

  叶青成道:“大人去通州有什么事?”

  “没有什么正事,想出京师到处看看,通州离京师也不远。”张问缓缓地说道。他觉得自己现在的心理状况非常不佳,许多时候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瞻前顾后犹豫不决,或许是压力太大了。

  新政很重要,张问需要保持最佳状态的时候,动手办这件大事。

  叶青成想了想说道:“为了安全起见,大人不要泄露行踪,卑职会派心腹左右护卫。”

  张问摇摇头道:“这个我知道,嗯,你不用派人了,我身边有信得过的侍卫……到时候可以叫你的亲兵袁大勇一起来。”袁大勇是绣姑的兄弟,张问突然想起他在叶青成的帐下。

  “是,大人动身之时派人传唤末将便是。”叶青成抱拳说道。

  第六折 肯羡春华在汉宫 段三七 权力

  正月里的好一场大雪,整整下了七八天才停。二月初,大年刚过不久,各个衙门陆续开始开印办公,一切都按照规则在运转;虽然运转得并不好,但是并没有出现地方强于中央甚至胁迫中央的局面,中央集权依然有效,朝廷政令也比较通畅。明帝国可以控制地方,就不算弱,难道真的要“强亡”?

  各大衙门开始正常运转,但是这个时候张问却离开了京师,只带着寥寥数人去了通州府。通州就在京师的东边,属于京师地界,并不远,张问只是想出去走两天、散散心,静下心思考一些问题。新政马上就要推出了,他这几天,对于权力这个问题想了很多。

  他微服悄无声息地到达通州之时,正遇到知府审一个通奸案,许多百姓都去围观。张问想自己从知县干起,一步步升官,却从来没有做过知府,这两天反正是闲逛、并没什么正事,他便带着手下跟着人流去知府衙门观看审案。

  “那小媳妇长得细皮嫩肉,俊俏得紧,一会要打屁股,咱们看看光屁股去。”边上一个短衣汉子兴奋地嚷嚷着,周围的人也兴高采烈地附和起来。

  张问听了之后面无表情,他大概已经习惯了周围的冷漠和无情,丝毫没有要感叹礼乐崩溃的意思。

  另一个说道:“几板子下去就皮开肉绽了,有甚看头?还是上回那个脱了衣裳游街的好看点……”

  “哦,我记起来了,那个婆娘啊,不是县前街的么,一开始游街还顶好看的,后来突然钻进了罗胖子的菜油铺子,跳进油缸里给烧了,吓人得很啊。”

  旁边那些人一边说吓人得很,一边拼命往大堂门口挤,一双双渴望的眼神、十分想看里面的场面。

  “让开!我家少爷有功名在身,要旁视知府大人审案。”叶青成喊了一声。

  大明律,有功名的人可以随意出入地方官的审案大堂,并可以旁视提出意见,见到官员也不用行跪礼,读书人在明朝的地位相当高。而且有功名的人在地方上一般都有一定的势力,所以围观的百姓听到叶青成的声音,习惯性就有些畏惧地让开了一条道。

  张问等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大堂,只见大堂左右都是手执木板的皂隶,堂上的暖阁中摆着公座,一个威仪的官员正身坐在上方。

  张问向公座上方抱拳道:“学生京师生员王渠友见过知府大人。”

  知府没有起身,眉头一皱,地方官其实很烦这些生员来掺和审案,但他仍然客气地坐在公座上抱拳向张问回了一礼。又有书吏上来检查了张问的路引,张问的路引自然没有问题,他身为内阁大臣,想弄任何路引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
  书吏向上方点了点头,知府便说道:“来人啊,赐王秀才坐。”

  张问抱拳道:“多谢大人。”

  知府随即“啪”地一声一拍惊堂木,喊道:“来呀,带男女同犯上堂!”

  过得一会,知府又传唤了证人、乡老等人上堂,一应人等都战战兢兢地双膝跪在地上。案子很快就审明白了,根本就不是通奸,而是同村村民强奸了那个小媳妇。但是那小媳妇的丈夫和公公一致认为是她不守妇道、招蜂引蝶,这才做下了丢脸的事,再也容不得她。

  大堂内外顿时议论纷纷,不一会,围观者中有人混在人群里喊了一声:“打板子!脱裤子打板子!”有人带头,一些热心的观众也纷纷附和起来。而此时暖阁上的知府正在和师爷商议如何结案。

  周围人冷漠而可憎的面目让张问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恶心……每当世道礼崩乐坏、几近崩溃的时候,总是会出现这些畸形的情况。人与人之间仿佛充满了仇恨,儒家经典里描述的大仁大爱再也很难看到了。

  张问的心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、越来越成熟,他现在不再愤世嫉俗、更加淡漠,但是他心中的理想又让他对大爱充满了向往。

  张问也做过地方官,按照他的经验,这种状况知府极可能定案为“通奸”,原因是:可以迎合地方缙绅的观念,上报的时候也可以说是维护风化;而且那个犯强奸罪的人,为了保命极可能会花钱贿赂官吏……奸淫是斩刑,通奸只是杖刑。

  大堂上跪着的人中间、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,一个年老的百姓跪在当官的面前,本来是正常规矩,但是此时张问受自己的情绪影响,突然觉得这样的情形很让人反感,继而对权力也有些厌烦起来。

  张问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一个无趣的问题:权力。他越来越觉得这种东西冷冰冰的毫无生趣、十分丑恶,可笑的是,他毕生的事业都围绕着这个东西。

  权力,可以让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老者向食肉者下跪;可以随意决定百姓的生死。当张问看到大堂上四平八稳坐着的官员时,就联想到了他们不顾国家危难闷头发财、收刮民脂民膏的事情。

  那个无辜的小媳妇在撕声裂肺地痛哭喊冤,她不知道应该向谁诉述自己的委屈和绝望,可以想象她每日都在为家务操劳、照顾老小,百姓活着都不轻松,她辛苦地活着,却遭受这样的祸事……但是,手握王命朱笔的官员,却打着官腔,那官腔是多么地冷漠和无情。

  张问摸到了腰间的剑柄,这普通的剑鞘里面插着的是尚方宝剑,他拥有更大的权力,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。

  边上的叶青成和玄月都紧张地看着张问,只等他一声令下。但是不知为何,张问却缓缓放开了手里的剑柄,眼睛也淡漠起来。

  因为张问来之前略微听说了一些通州知府,是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简体
评论